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Movie Review | 影评.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Movie Review | 影评.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March 1, 2012

影评| 结婚那件事

出乎意料之外,我在关丹最大的商场East Coast Mall 看了《结婚那件事》!


这部电影绝对不在我的观赏名单里面,因这部电影的风格看似又是另一部马来西亚主流市场的脑残喜剧,预告片和海报设计真的不怎么样。殊不知,原来这部电影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剧情还让我感动地流下眼泪。套一句友人的话,对于这部电影他是舍不得用“很好”来形容它,不过他也哽咽了。只因这部电影的导演早前的作品《Lelio Popo》让人不敢恭维。(商业烂片)

《结婚那件事》里的演员演技让我有种皮痒肉不痒的感觉,好像少了一点什么。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惠英红的演技一如往常,双眼暴红的血丝和充满了压力的样子扮演的是新加坡富家女Tina的母亲。Colin Chong (朱厚仁饰)因为之前的婚外情造成了婚姻的破裂,为了顾及女儿的感受只好忍受妻子这些年的冷嘲热讽。经历了一些风波之后,夫妻之间终于选择淡然面视彼此心中的破口。心中的疙瘩,或许等待一辈子的只是那一句话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哭点一)

这部电影探讨的完全是婚姻的每一面和阶段。因为一场误会,伟杰一直(阿牛饰)错怪了他的父亲阿狮(陈建彬饰演)来不及在母亲去世之前见最后一面。为了感谢伟杰的母亲生前将儿子教育的那么好,阿狮买了一支Solvil Titus (广告植入Product Replacement) 的腕表打算送给妻子。患上癌症的妻子却深情地希望丈夫能“明年再送我”,自此阿狮就一直戴着这支女装表犹如妻子在身旁。(哭点二)

《结婚那件事》的剧情细腻,没有那陈腔滥调的本地腔 "lah", "liao", "loh" 或者是新加坡的 "ABCDEFG" 那些官方说词,有出乎意料的笑点,不再是那些千年老梗,不错!这部戏最重要的是剧本写得好,不论是感情或婚姻都很写实,每一段都写进心坎里,中!这部电影有两幕的画面拍得非常唯美,我非常喜爱。当伟杰推着坐在轮椅的的爸爸走在阳光下的那一幕,感觉十分温暖,父子之间破裂的感情意欲着全新的开始;另一幕则是结局的定格画面,向来我都觉得电影的Happy Ending 都很浮夸,不过《结婚那件事》的结局却让人觉得很踏实。那种幸福是那么自然的。没想到马来西亚的电影效果已经达到出人意表的技术,赞!当镜头开始zoom out,吆喝的一声Yum Seng 踏实地完整了这幸福。

《结婚那件事》不乏令人深思的空间,除了解剖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还有其他人生的课题——知足常乐。两家的家庭背景悬殊,Colin Chong 追求的是十年努力奋斗后的悠闲日子;晒咸鱼的阿狮却认为现在的他过着得就是悠闲的日子,是一种对都市人追求奢华的讽刺。其中,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也表现颇佳,特别是阿狮的不合身西装外套贴切地表现角色的身份。不忘了一题,戏中追了伟杰九条街貌似大耳窿的道具组工作人员,也借此荧幕表达电影幕后工作人员的心声。我了~



推荐《结婚那件事》,还有疑惑看了就知道,绝对比《那些年》好!       


        

Thursday, February 23, 2012

你不可不知的这些事情

事情1。
继 P.Ramlee之后,Yasmin Ahmad 为马来西亚的电影史写下了另一段的经典。Yasmin Ahmad 的所有作品我都不容错过,今天我破例购买了她的3部代表作(从来不买DVD)—— Orked 三部曲:Mukhsin、Sepet 和 Gubra。Yasmin Ahmad 生前的作品不多,Orked 三部曲是其中我最喜爱的!从纯纯的爱,经历了不顾一切的爱,到后来成熟深沉的爱;无需华丽的包装或浮夸的台词,每一种爱都那么扣人弦。我说,如果你追看过了哈利波特或Transformer 的1、2、3....集,却还未看过Yasmin Ahmad 的任何一部作品 (至少Sepet),身为马来西亚人的你应该去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在好莱坞特效不停轰炸的时代下,你忘了什么?


收藏,就是企图将它们占为己有。


事情2。
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后,驱使我想更加深入知道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至今大家的心里仍旧承受那抹不去的噩梦。The Rape of Nanking 的作者,Iris Chang 用尽了她全部的生命完成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让南京大屠杀背后的真相震惊了全世界。Iris Chang 为了写这本书,亲自拜访在南京大屠杀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叙述当年的情景,这不谓就是让他们在回忆里再次走过那些无法磨灭的画面,犹如挖掘他们的伤口。Iris Chang 成功找到一份遗存下来的关键文件,让南京大屠杀的经过能够清清楚楚地表明在世界的面前。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Iris Chang 发掘事情的真相越多,她整个人越是陷入在南京大屠杀的情绪里,就好像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些画面和声音让她崩溃。Iris Chang 完成了《南京大屠杀》后,依旧无法从情绪里跳脱出来,不久后在California自杀身亡。


《南京大屠杀》张纯如 著

****************

如果你不喜欢阅读文字,或许影像和声音也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影评| 九把刀·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在马来西亚未演先轰动,正式上映的时候难求一票。我也嚷嚷要看了好久一段日子,昨夜和友人终于看了。我想一探究竟这部电影的魅力何在,如此“吸睛”。

胡夏演唱的主题曲 那些年 早在电影上映的月前已在网路上大量的流传,没有大肆的宣传,电影的话题性十足早已让大马的观众迫不及待想要观赏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网络泛滥的年代,在Facebook里电影的画面,台词,歌曲share了又share,在观看的时候已完全毫无惊喜可言。那些在网络里的零星资讯凑起来时,那些故事情节已呼之欲出。当我看见这一幕,我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下一句台词会是什么。网络的资讯泛滥成了无形的推手,同时也抹杀了所有的惊喜。


散场后,友人问我的观后感。
一时之间我也无法立刻说明我的想法,我混了。我不能确定,我是否早已保留了看法或是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得女孩 电影本身根本就没那么好。和朋友交换了想法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想法才更加的清晰。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的选角真的是无法挑剔,柯腾的外形不但帅气,还有满满的青春气息和调皮的酷劲。沈佳宜的干净和亮丽外形也不在话下,才足以匹配柯腾的帅气。除了男女主角以外,几个男主角的的个性也十分鲜明,让观众对每个角色都有深刻的印象。很可惜的是沈佳宜的女生好友-家玮在近乎无妆的在荧幕下,在沈佳宜的身旁外形更显逊色,直接被比了下去。

当柯腾见义勇为的将自己的英文课本借给了沈佳宜,却让自己接受老师的惩罚,那是我觉得柯腾最帅气的时候了。现时代,这种“有种”的男人就好像熊猫,接近绝种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女性只能够在虚构的电影里才能暂且满足对这类型男生的渴望。

我不得不承认,勃起和老曹在班上比赛打手枪的那幕为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欢乐。九把刀很微妙的把这件“鸟事”刻画得生动,谁都没想到打手枪也可以好像古典音乐演奏会般唯美。老师风骚的演技也为这一幕画龙点睛。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平平,不过九把刀在影像的创意是令人喜爱的。老曹在厕所试图想要收买柯腾帮他写情书给沈佳宜的那一幕,九把刀的镜头隔着一面墙,以平行线只拍了他们两人对话的眼神,同时在墙上出现了两人交易的利益分算,高招!不过,勃起的“勃起”出现地太频繁,反而开始让人觉得油腻。当勃起的老爸也勃起的时候,观众早已泄了.....

格斗的存在在这部电影是画蛇添足的。柯腾为了向喜欢的女生展现他的雄风,突如其来格斗的提议让我觉得在接上一幕的情节后是格格不入的。在加上,格斗的那一幕故事的张力不够,让人觉得有种轻描淡写,带过就算得感觉。只为了沈佳宜能够看见他的“熊风”就算完成任务了。沈佳宜的角色清新亮丽,也不忘了展示她的身材。当沈佳宜前往脚车停泊区将准备的习题让柯腾完成的那幕,长镜头里的沈佳宜是以侧身对着蹲在地上的柯腾。这一幕让穿着颇短裙兼贴身校服的沈佳宜展露了她的曲线,让观众在无意中越发对她的爱慕。

故事到了两人升上了大学,分隔两地的那幕实在冗长和沉闷。柯腾在地震后寻找手机的讯号情节拖太久,心里在想他究竟要跑多远,找多久。再加上那两人对着月亮说着平行线时空的对话,只能说是老土的招式。请问可以来点别的吗?我倒是喜欢当他们俩在火车轨上小心翼翼漫步的那幕,让我觉得是这部电影细腻的部分。这时候的他们,爱情就好像在行走铁路时一样,小小的步伐,不仓促地在慢慢感受那一刻的暧昧。慢慢地,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在萌芽,感受温柔的阳光洒在他们爱的幼苗。

在故事的尾声的那些回忆画面实在是太零散了,那些刻意的回忆根本无法令人感动,反而令人更加的困惑所要表达的信息。那一段就算了吧,导演~

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我蛮喜爱的台词: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  这句话除了可以表现沈佳宜对学习的一套想法,也可以很贴切放在他俩的感情世界里。柯腾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追求沈佳宜,虽然到头来徒劳无功成为了别人挽着的美丽新娘,但是那徒劳无功的过程还是很美好的....

台湾的文化影响马来西亚的观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当观众不禁在柯腾冲上前狂吻新郎的那幕拍手时,我心里的感受是不解。大家都将自己完全的投入在这虚构的电影世界里,无法自拔了吗?为何观众对这荧幕里的人物而鼓掌呢?你们不知道其实他们只是光和影像吗?你们都怎么了?除此之外,许多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一直不断的看见有人在分享这部电影让他/她想起了当年那些美好的学生生涯和“那些年 他们也一起追的女孩”.....

我不解,这些美好何以相仿马来西亚的“那些年”呢?台湾的文化和环境更本就是完全的两码事,那些道地的口语和“追得女孩“是如何可以让我们的观众有如此强烈的共鸣?我怀疑,是否马来西亚的观众已经被台湾文化的洗礼已更深蒂固。马来西亚的电影还有剩下什么可言。
可悲。

Sorry, you're not the apple of my eye.


胡夏,那些年 (这首歌还是动听的~)





  

Monday, October 3, 2011

影评| 辣死你妈2.0 (升级版)

当初只是随意的评价 Nasi Lemak 2.0,没想到搜索率如此频繁在Google Search 的结果排首位,部落格的浏览率也是创新高。我应该感谢黄明志导演吗?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我妈。Once in a blue moon 我妈为了想看这部电影而进电影院,一直以来,她都不喜欢进电影院看戏。原因就不用多说明了。

以上种种的原因,我决定再重新好好的影评这部椰浆饭。陪我妈看了第二遍后,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不同的观点。确实就如我Broadcasting的朋友所言,电影确实有好几幕都失焦,不过Canon赞助的5D MarkII 摄影机拍出来的画面算是唯美的。

很多地方的故事情节都很直接就不用多说了,一目了然。不过我相信还是有些暗喻的地方,若观众不是完全或深入的了解这媒体领域的话,或许只是懵懵懂懂的一笑而过罢了。

说大选——
电影里面的好几次停电,明显的就是在讽刺今年发生在砂劳越大选,美里的Senadin停电事件。根据报导,PKR原本领先1,000票,但在突如其来的停电将近1小时后,结果却是SUPP以58票险胜。PKR 要求重新要求验票不果,警方还毫无理由在现场逮捕人。

http://fabm.wordpress.com/2011/04/27/blackout-in-senadin-during-sarawak-polls/





说媒体——
在美食比赛的时候,到场的媒体有中文代表的男记者,会说话中文但说英文的长发女记者,还有一直Kawaii neh 的女记者也是有伏笔。我想,黄导演想要表达的有2个信息,其中一个就是Banana的课题吧。或许和Pete Teo 的吊花场那幕有所呼应,现在的马来西亚社会都爱撂英文,以为会说英文就自认是知识分子,格调也高人一等似的。大家就开始扮高尚,自己也贬低母语的价值;和那一直说日文的女记者一样,这种受日本文化深入影响的大有人在,真是一巴给她打下去。你不会说中文吗?

其次的就是描述媒体的作风。不难发现戏里的女记者一开始不断偷瞄男记者的手稿,最后还干脆整本拿过去抄袭。这说明现在的媒体没有独自的立场和见解,不加以比较和深入了解,只是一味的报导和盲目的重复“别人说”。

说美女——
在学习印度料理的那一幕,一直强调美女就该去选美的信息。说实在,我也看不穿黄导演确实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或许,就是那么简单的说明这个肤浅的社会,大家看见了美女的时候总爱说“你应该去选美”!就好像有胡子的一定就是老爸,看见有井就一定要许愿的观念吧。当然不忘一提,还有马来同胞可以享有齐人之福的美事,三妻四妾。

说历史人物——
我曾经略闻关于Hang Tuah 的事件,不过很显然这件事情还是朴素迷离,也没有确实的管道可以证实这件历史事迹。话说,Hang Tuah 在后来的教学课本里已被抽出,原因是有关反面怀疑Hang Tuah 有可能是中国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历史中的Hang Li Poh (汉丽宝公主)是中国人,他们两人都属同姓,所以一直深受马来同胞敬慕的Hang Tuah 种族肤色被质问。

在电影里,Reshmon 所扮演 Hang Tuah (汉都亚)的角色之被质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不过,“粗眉毛”以非常圆滑的对白为这历史的瑕疵收场。她说:不管你什么人,我们都一样尊敬你类似那样的话(不太记得了)~

说政治——
如果你了解时事的话,就应该很清楚的明了3位评审各自代表的就是暗喻我们国家的3个主要政党。巫国强- 巫统;马大华-马华,杜大国(不确定)-国大党。在戏里面,很明显的凡是以巫国强看头,凡是也以巫国强为先。比方说,在送上食物时应该先递给巫国强,之后是马大华,接下来才是杜大国。凡是巫国强说的,马大华和杜大国只是附和,毫无己见;做任何事情,都得看巫国强的脸,难听一点就是摇摇尾巴的随尾狗。


我想那些回中国事件也不必我多说明了,事实的真相路人皆自。以上所说的,或许和黄导演所要表达有出入,若电影有所谓人们常说的想象空间,我想,这就是我的。 



我最喜欢的Bollywood故事情节
和这首可爱的歌~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影评:缺氧 (Too Much Co2)

第一次接触赖锦坤的作品是一部纪录片[三月围村],这部作品对我而言实在是毫无技术可言,纯粹美丽的或许就是那事实的真相。后来,略闻他的首部长电影[缺氧]完全提不起兴趣。在机缘巧合匆忙地回到雪兰莪,同时受到两位朋友的邀约出席[缺氧]的首映礼,好吧,咱就去瞧瞧,或许他的作品更加好了,重燃我对他保留的那一丁点期待。



事实是没了。他始终停留在之前的脚步。唉。
109分钟的电影开始之前,黑压压的人头集聚在戏院的lobby等待入场的时候,我心想,到场出席的人数竟然比陈翠梅的[无夏之年]更多人,期待又多了那么一点点。不是写着8点钟入席吗?我就那么尴尬地默默站在一边,心里不断抱怨首映礼竟然如此没有时间观念!

我只能说,这部电影还不是时候。
我明白独立电影,无可厚非一直都存在着资金的问题,即使如此也该有基本的拍摄技术来绘画这部剧情吧?赖导演本身编剧、指导和剪接方面都差强人意。他所要表达的信息的初衷是善意的,乐见这社会里还有看清事实的真相,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但是,[缺氧]还是不够火候。

赖导所要表达的社会信息很多,零零碎碎失去焦点。我说,这部电影出现的每一幕只是为了表达  “这个”信息而存在;下一幕则是为了“那一个”信心而拍摄的。幕幕的信息在演员的演艺下只有“一句”那么多,那么短。就好像看见了题,却始终未见详情。再加上,每一幕彼此间没有流畅的连接性,很多时候我心中的OS是“为什么”?但是我的疑问在电影结束后还是未得到解答。除此之外,剪接也蛮劣质在还没交代清楚之前,总剪去黑色画面。。。。。

演员的演技明显看起来很生硬,剧情不够扎实,不够流畅也没有明确的主题,剪接和音乐也是很糟糕。我唯可以赞美他的或许就是他不屈不挠拼命想要表达社会智障环境的电影精神!仅此而已。其实,当电影结束后,我的心情是小小的愤怒;这么多一人朋友来相挺,还有媒体来报导的首映礼就是这般水准吗?!本来心中有疑问,但是导演的一句回答打消了我的念头;他说:“这部电影没有技术可言,在意的只是剧情”。。。。。

我无法认同他的说法,身为导演竟然说出这般话时该如何说服观众喜欢你的作品呢?如果每部电影都不必意至少基本的摄影技术和镜头,甚至还失焦(不必花样和玩镜头),我想电影的定义有必要重新思考的的地方。如果真是如此,电影界又何必不断地追求摄影技术的升华和科技的进步?我想,全部的媒体学院也不再需要任何钻研电影知识的这堂课了。

赖导演,我尊敬你的精神!
希望下一次会是葡萄成熟时, 请继续加油!


有人可以解答我的疑惑,为什么....

1. 是仙人掌?
2. 丢钱币进去切开的空水瓶?
3. 是採莲藕?
4. 两位男主角是同性恋吗?


导演,我不懂。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影评:辣死你妈 2.0

一如往常的随意乱走,最后毫无惊喜地就在戏院与夜共渡。好吧,就椰浆饭好了!
我绝对没有带着“看好戏”的心情看进入8号映厅,我想象自己如一页白纸,看看这位导演的指导才华是否与他的音乐如同[辣死你妈2.0]?话说白了,我其实想看看这部处女作究竟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可以搬得动马来西亚文艺界的重量级人马撑腰。

故事情节的笑点,很多时候,我真的笑不出;瞎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亲爱的观众们都笑得很开怀呢!怎么说呢,就是那些“未卜先知老掉牙”的梗。不过,我很欣赏Localised某些笑点的部分,特别是Bollywood的那一段还有不时穿插的无厘头歌舞让我联想起Amir Muhammad的纪录片作品[The Last Communist],挺有创意但已不新鲜。

这部电影overall不错,不过流畅度还差那么一点;故事情节的连接性不是很完整,内容也有待再‘够力’的加强,容易让人看过就忘记。有好几幕的出现没有明确的意图,或许只是纯粹为了博观众一笑,这样而以。看见Pete Teo的出现让我心中一阵哗然,又是古惑仔的角色,我想马来西亚应该的演艺界应该颁个“终身成就Ah Beng”奖给他,这个角色他总是可以驾驭得丝丝入扣,真想扁他!哈哈哈~ 无可厚非,仔细看戏里的Karen Kong真是美女一枚,而且歌又唱动听....


Rasa Sayang Sayang Sayang Sayang Hei~ 
Rasa Sayang Sayang Sayang Sayang Hei~~~ 


黄明志的电影怎么会少得了调侃国家的部分,应该是说从开始到结束吧。最明显不过的还是“效仿”周星驰以往的食神电影情节,融入马来西亚的三大政党化身为戏中的评审。借此暗喻我国政党的行事作风,还有不断强调的“中国事件”,最终也是也-回中国-来告别故事的高潮,虽然也没高到哪去,muack muack~ 这也算是戏里经典的台词之一,哈哈哈。

最终,以何宇恒的长笑声再加上道具假胡子脱落以完整这包nasilemak.我想,或许黄明志拍灵异片的潜力指日可待,还有更大发挥的空间。


我说真的。
          

Tuesday, August 9, 2011

乘着光影旅行

我担心当我明天一觉醒来之后,就会忘了那份沉重和感人的情节- 李屏宾,乘着光影旅行。我想要凭着记忆,赶紧将那份写进心里的台词写下来,因为我连任何一字一句的画面也不想遗漏。很少影片可以看得我感动,我想就是这一部了。

感谢MyFm迟来的惊喜!

虽然他说“无可奈何”好像一种很抽象的形容词,但是,在接下来李屏说着自己的故事的时候,那种“无可奈何”是如此具体和现实地呈现在荧幕前,那么强烈就在我面前。我依稀记得他说人生很多选择都是无可奈何的,如果不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就会不开心,同时也很无奈地明白选择了这条路,和聚少离多的妻子和家人就会不开心。对啊,人生就是那么地无奈。

我想,这部纪录片感人的地方除了叙述宾哥和母亲之间浓郁的母子情是重点外,宾哥所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那么地简短却字字写入我的心坎里。每个字分开来看的时候是那么地单调无味,因为宾哥的光影和人生态度,当每个字组在一起的时候,就温柔地掀开我的心房,小心翼翼地摆在我的心里。他说,电影的一分钟是由很多很多个一分钟拍成的,不自觉地那一分钟就给了生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不是吗?我们还是这样,对吗?

虽然,李屏宾看起来就是一个粗壮和长满胡子的铁汉子,但是他的心很细,说的话时常充满了启发性和正面,我想差不多在片子里的他说的每一句都可以成为激励的话,真实不浮夸。除了粤语的旁白显得格格不入之外,是挺好的一部片子。虽然已有一阵子了,但肯定为电影领域的幕后工作者犹如打了一针强心针,虽然只是李屏宾,但至少光鲜亮丽的导演和演员不再只是荧幕前观众单单的关注而已。

在观看  “乘着光影旅行”的时候,很多的思绪缠绕我的脑海,很多的情绪淹过我的理智,那时多想可以拿出纸和笔写下那刻的感受,因为我知道无法在国内唯一一场的放映后重新复刻当下的感受。片子的旁白实在没什么了不起,最深刻的其实是宾哥所说的每句话让这部片子充满了感动和生命。即使英语说得不流利,在颁奖典礼的台上却说入大家的心坎里。“虽然我的妈妈都不知道我一生在做什么,今天她来了,谢谢。”

观赏这部片子的时候,所有我跟着剧组在不久之前拍摄的画面涌入我的思绪,想起那时摄影师和摄影助理的种种画面,那些我们时常看起来惊叹和美丽的画面都是在炙热的太阳底下,还有付出的年岁摄入镜头里。或许,下次当我心血来潮的时候,可以和你们分享和本地摄影师一起工作的经验,虽然不足挂齿,但是对我来说是他们就是那很多很多的一分钟,也是我的很多一分钟。虽然,我还不是很清楚本地的摄影师水准到底去到哪里,可以和谁媲美,但是很重要的关键就像宾哥说的,摄影拍得不只是一个东西或一个画面,而是一种感觉(真实感)。或许要如他所说,要像风一样随意地随着不同的环境,捕捉上天为他已经预备好的结果。

说到技术的部分的话,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想要呈现的就好像主体一样,光影的拍摄手法,时而慢慢地流过,时而在模糊中看见犹如时间穿梭而过的他的影像。至于背景音乐方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以口琴吹奏的那首曲子,叙说的是离家多年的孤独感。宾哥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很多话想说但是却无人可说,不知怎么说,想说也说不清。

在片子即将结束时所上的两行字幕“谨献给所有的电影工作者和家人”时,若再那么多一点点,或许我的泪点就要“花洒”了。或许,不是电影工作者比较难理解。对普罗大众来说只是那么“无所谓”的两句,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的深沉,因为我明白。虽然,我只是在这个领域初出茅庐的小妮子,但是我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乘着光影旅行的导演由衷的感谢和珍惜。简单的两个字-谢谢,胜过千言万语。

有机会的话,就去看吧。
因为我想要和你分享那份光的感动 :)

Let the Wind Carry Me                      






            

Wednesday, August 3, 2011

Love Conquers All

尝试搜寻LOVE CONQUERS ALL的中文名字,显然这位陈翠梅导演并不觉得有这样的必要。不如就叫“爱勇士”吧?

早有耳闻她的这部代表作,终于有机会可以有时间细嚼这部电影。第一次接触她的电影是在戏院观看她今年的最新作品- “无夏之年”。老实说,我真的觉得不怎么样,间中还小睡了一下。到现在,还只能说还是一团雾水。不过,LOVE CONQUERS ALL真的是一部好东西。虽然,我对有些地方也有点意见。

无夏之年-明信片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完全对女主角的名字完全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她叫“姐姐”。虽然她在戏里没有特别的打扮或美丽的衣服,但是却穿着令人充满遐想,薄又有点短的衣服,加上那副时常呆滞的神情实在令人想犯案。这部电影的故事简单得来又贴切马来西亚的真实面,那种男女之间的亲密,对白,那杯饮料,甚至是在镜子前亲昵地那幕都是很生活化。即时是在简陋的房间里,却可以感受到那种写实的甜。John爱抚她的那一幕实在让我非常地意外,我从没意料在封建的马来西亚电影里,可以看到“限制级”的画面,就算是亲吻也足以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了,更别期待是演绎得浓情的亲密。我想,或许John受伤包扎着纱布的手就是为了可以抚摸她的酥胸而设计的“造型”之一吧。除此之外,Ah Peng的背部全裸也是让我哗然的一幕。没想到马来西亚的独立影片早在好几年前已经走出“肉”的传统。

为了爱情卖身

戏里面的学生妹和”姐姐“给我一种对比的感觉。一种是小女生蠢蠢欲动的纯爱;一种是有着性爱的爱,但却又说不上是成熟的爱。特比是当重复同样的背景- 两个女生坐在收银柜台呆呆地望着前方。故事里小女生交笔友的情节,勾起了我小时候也曾经交过笔友的记忆,那时候的我也是用和那小女生一样缤纷美丽的信纸,每天都期待信箱里的有没有寄给“小可爱”的署名。哈哈哈。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候真是天真。直到有一天,妈妈阅读了我的信件然后质骂我内容的“老婆”是谁?哈哈哈哈~

有疑问的那幕是当小女生带了姐姐上阳台呐喊时,我心里觉得困惑难道小小年纪会有什么烦恼了吗?难道是为信中笔友烦恼还是人小鬼大的描写呢?

呐喊

电影的一开始,Ah Peng仰睡在长途巴士里,然后很久很久。我想,或许她想要效仿蔡明亮的长镜头(Long Take)吧。。。其中有一幕,当Ah Peng在公共电话亭和在远方的男朋友细说绵绵的同时,John亲昵的从背后拥吻她的颈,她的肩。我仿佛看见韩国导演金基德(Kim Ki Duk)的影子,特别是他的“空房间”, 那种畸形的爱情风格。

故事的一开始

偷情?

我最爱的一幕,就是那么单纯
             
                             

Tuesday, May 10, 2011

明亮的电影

在我们前往观赏陈翠梅的最新作品 无夏之年 Berkelana 的路上, Jason 愤愤不平地说:“他妈的,我在色情片的地方找到蔡明亮的片。” 他表达的语气不禁让我笑出来。

我接触蔡明亮的第一部电影是“ 天边一朵云 ”让我为之惊艳,大胆使用情欲和性爱场面却不失故事情节所要表达内敛和细腻的感觉。当然还有众所周知蔡明亮喜爱的长镜头和述说生活里面小人物的故事。我喜欢的是他作品里的那份真实感。

电影院上映的多数影片里的男女主角都有令人羡煞的背景,俊俏/美丽的脸孔;真实的生活里很多周遭平凡的小人物也有被忽略的感受。后现代的观众似乎都十分沉醉在过于完美的电影世界里,即使是成人片的男主角也有不可剥夺的感受和拥有爱情的权利。在蔡明亮巧思运用情欲的手法,让他导演的作品在电影界里独树一格。

[天边一朵云] A片男演员李康生的“工作”。

[天边一朵云] 爱情或是面包?

[天边一朵云] 当她难过的无法自己歇斯底里地大哭,小康似乎用情欲的肉体在安抚她。

[你那边几点] 深深地思念往生的丈夫,只能在自慰中幻想丈夫的宠爱。

蔡明亮最近期的作品,脸Visage 是受法国罗浮宫的邀请以电影诠释罗浮宫以透过影像的符码传递全世界。脸,以达文西的名画“圣施洗约翰”和“莎乐美 Salome ” 的故事为题。如果你不懂这其中的构思,肯定看得一头雾水。

以色列希律王是莎乐美的继父,她的美无与伦比。莎乐美爱慕先知约翰(圣经人物),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吻。在希律王的宴会上,希律王答应莎乐美只要能够为他跳一支舞蹈(七纱舞),他愿意答应莎乐美的任何愿望,包括他的江山。莎乐美开口要的是约翰的人头。

她捧起先知约翰的人头亲吻,说:“你为什么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


[脸Visage] 人和鬼魂之间通过画面巧妙地表达。

[脸Visage] 不愿离去的妈妈(鬼魂)吃豆花的这幕让人心酸。

[脸Visage] 在黑暗中靠着打火机微弱的火光诠释两人的缠绵和暧昧,赞!

[脸Visage] 女主角身扮成莎乐美向剧中的导演求爱。


在这部电影里想要表达的是当我们像莎乐美一般,在现实生活里竭尽所能地想办法得到我们想要东西后,却发现往往结果和当初所想的不同。

情欲是生活里面无法避免的真实,我欣赏蔡明亮导演大胆的擅用身体来说一段故事。我们不能否认性的欲望满满地充斥着我们生活里面,是时时刻刻环绕不休的话题。不论是在那一种层面,露骨的构思往往还是取决于艺术家如何运用在他熟练的空间,完善地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我看来,没有一定的水准和技巧,情欲反倒会弄巧成拙变低级的成人片;同志的故事会变成一部大笑话,就在那一线之差。


艺术应该是不受约束的,是自由的。

Sunday, March 20, 2011

我的最爱

突然想起了这部几年前看的香港电影-  叶念琛导演的 “我的最爱”。


这部电影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阿蚊得知男朋友- 阿凤已另结新欢(劈腿)时,对他说出的女人心底话。或许,那时的我也是别人的“女朋友”所以感触特别深。


再重新看这一幕时,感受也不同了。时过境迁,我们在时间里经历和感受的所有人事物让我们成长,看事情也不再那么肤浅;开始想得也比较多,更长远。单单是电影的一幕,在不同的时间点观看思想的已有所不同,更何况是这虚无缥缈的人生呢。






“ 我不是想查你的电话,但是这跟买衣服唱K一样是我的嗜好。
我希望你身边的女人全是肥婆,猪排。
我来月经是,可以为所欲为,大发脾气,你也只是忍我几天。
我发脾气时,叫你不要来找我,永远都是假的,一定要回来找我。
我发脾气跟你说的话,千万不要当真。

我说不好,就是好。
我说不要,就是要。
我说不想,就是想。

我在街上走掉了之后,你一定要回来追我,我不想在玻璃和倒后镜后面,看你有没有跟在我后面。

我整天说要减肥,其实我最想听到你跟我说:“你一点都不肥,我喜欢就行了。”
我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太爱你,我不可以没有你。”


[ 我说,女人哪,真是一门千年难懂的艺术。(一笑)]

  

Friday, November 26, 2010

雄壮的古典

古装片的千军万马在沙尘滚滚的天地挥洒豪迈和威武,时常让我看得热血沸腾!盖世英雄的男儿气概却不失谈吐流露的智谋,特别是古典的文言文和令人动容的 “出处” (不清楚正确的名词)。

徐克电影 (2009)

这部电影的情节简明利落却不陈腔滥调,画面也挺漂亮。
其中有一幕,狄仁杰(刘德华)的造型让我的眼前一亮,我还暂缓播放中的电影,再回播 “端详” 一番,哈哈。惊艳!


摆脱了以往古装片刻板的印象,融入时尚的元素却不失人物年代的身份。
狄仁杰的领口是经典的设计(现代)和Leather的皮腰带也颇时尚。
赞!赞!赞!


武则天(刘嘉玲)戏里的服装造型也是雍容华丽,气势鼎然,漂亮!

 造型 1 (我爱 天后的两道眉~)
 造型 2 (可惜,找不着正面的图片)
 造型 3 (天后登基)
造型 4 (夜明珠的 “睡衣”)




“ 天意兆炯,我自独行
天地虽不容我,心安即是归处。”


------------------------------------------------------------------
------------------------------------------------------------------


吴宇森 (2010)

我还记在电影院看剑雨的时候,前半部是他妈的是没有声音的,之后改善了一点:只有音效没有台词,音效还是超小声地说,唉!直到后半部才“正常”,可看电影的氛围和心情已经被破坏了,真是的! 

这部电影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主题曲,是由萨顶顶和吴青峰合唱 (苏打绿乐团),武打电影促成意想不到的火花~  
除此之外,还有在身边哭得稀里哗啦的仁敏阿姨,哈哈!



“ 佛陀阿难出家前,在道上见一美貌少女,从此爱慕难舍。 

佛祖问他 你有多喜欢那少女 阿难回答:

“ 我愿化身石桥,
受五百年风吹
五百年日晒
五百年雨打
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陆川 可可西里

在 [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镜头] 的书里,
陆天明的这番话让我省思  学电影最根本究竟是为了什么。




“....导演和作家一样,要有生活感悟,
你光学会了什么是电影,电影是ABC, 永远不能导戏,
你只有对生活有真正的感受以后,你心里有话要说,
有东西要表达的时候你才去能找题材,
拍戏,指挥演员,指挥摄影各方面捏出一个好东西啊,
(才能)表达出你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一个感觉.... ...”


 2004 年中国最瞩目的电影,可可西里 (陆川



他有名。以前别人都说陆川是陆天明的儿子,
不过有的人已经开始说,陆天明是陆川的爸爸。
                                                               - 陆天明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Muallaf, The Convert of Heart

基督徒朋友说 “要常去教会哦”,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Yasmin Ahmad 的 Muallaf。

电影的台词很重要,时常能让我省思-
Muallaf, 字面上是意欲 皈依穆斯林:描述的是 心灵上的改变。

 Muallaf by Yasmin Ahmad


电影里有一句dialogue, 让我印象深远:
“基督徒是基督徒远离信仰(基督教)的理由”

心里是荡漾回愁,揪着揪着 心有所感。
在他人眼里,或是另一种层面的借口。

还是说回电影吧~
其实,这部电影的诠释的焦点不是在宗教的课题;
而是,爱和原谅。
(宗教争论,一直都是Yasmin的电影风格)

*Rohani,反抗虐待的父亲带着妹妹Rohana 离家出走;
 电影的男主角- 天主教家庭背景的Brian  因为童年阴影 远离信仰。
 强烈的对比下,因为虔诚的信仰让Rohani和Rohana有勇气面对不堪的过往和选择原谅她们的父亲。

电影的拍摄手法 是引用可兰经的经文章节来表达。
quranexplorer.com   (如果你看了电影,想要了解其中可兰经 经文的话)

许多热衷电影的年轻一辈,总爱问Yasmin 怎么样才可以拍一部好电影?
她的答案 永远会是 “I've no idea.”

" It isn’t about creating something from thin air, but about documenting our personal feelings about the things that we see. Or to put it crudely, how are you going to be a storyteller if you have no story to tell? Perhaps, in the end, there are no such things as creative people; there are only sharp observers with sensitive hearts. "
              -Yasmin Ahmad, 2006

Malaysian 观众对电影的观念分类为 两种:
1. 电影的主要功能是 娱乐 (毫无惊喜的Malaysian's 答案)
2. 电影必须带有道德观价值

你呢?
比起前者,Yasmis觉得NO.2 的更加困扰!

"For them, a film must be a sort of propaganda, where the filmmaker is given the right to impose the strongest of opinions on the audience. People who populate the story of the film must do the "right" thing all the time, and the ones that don't, must atone before the end credits, or suffer dire consequences."
             -Yasmin Ahmad, 2006

人们总预期在电影后离场说,这部电影背后的信息如何启发他/她的人生思想。对Yasmin 而言,这些所谓的道德价值和每天真实生活里发生的故事完全没有关系;听故事的人 又怎么能和说故事的人互相交换意见 当彼此经历和感受的并不是同一样的爱,惧怕,希望,绝望和喜悦。

" I shan't tell you here what I personally feel the purpose of a film is,
but I'd just like to hear what you folks feel and think about it."
                                           -Yasmin Ahmad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你追求什么 你盲从什么
等作者死后才肯永恒赞美

你想像什么 你猜测什么
别再用一根针的眼光看世界”
。。。。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An Insane Movie: Rubber's Lover

Rubber's Lover is a Japanese bizarre cyberpunk movie directed by Shozin Fukui, it is a movie production of 13 years ago.


This movie was actually recommend by my previous Broadcasting Lecturer, Mr Luqman Lee. We were doin "movie exchange" for the movies we think which is worth it to watch. We are definitely movie lover and I watched Rubber's Love today ...... it was extremely INSANE!!!!

Be frankly, I have the intension to shut down the movie as I really tidak tahan to watch it again, so outlandish with violence and sex scenes... Anyway, I still finished the movie in the end..... and getting MORE explicit..

Rubber's Lover is about three scientists trying to create psychic power on human being by injected the drug for mental patient and excessive soundwaves. Unfortunately, the subject previous cannot suffer from the torture in the experiment and die in E.X.P.L.O.T.I.O.N.


Rectal Injection with combination of Drugs


Shimika in "Rubber Suit" and owned the psychic power


Kiku has been tortured and blood keep spitting out



Technology which enhanced chic orgasm scene

The sponsor refused to continue the project and has send a secrectary, Kiku to relay the msg but the scientists seem to be mad and turn to the 3rd scientist, Shimika as their last hope in this project with inhumanity experiment.

Kiku found out the truth and lead herself to the danger, the scientiest rapes her and take her as the test subject as well. Shimika wears "Rubber-suit" during the test and he susccessfully massive psychic power. He able to "Fried" the people to death and the rapes scene of Kiku was breathing, just like real happened.


Shimika uses his Psychic power to "Fried" the scientist


Kiku finshed off the scientist with rather interesting methods



The scientiest goes mad

This is not an ordinary and commercial movie as in the market, i personally feel uncomfortable with this movie as it was too much of me. The sound of the movie was distracting with constanly hysterical screaming in most of the time; the audio let my blood run cold as i thought it was the noise or illution out from the movie.....


The Head gear injected the drug and the huge speaker at the both deliver the wave forms.

The most horrified and disgusting scene would be the scene when a Man/Woman (unsure) who seem like already goes mad and orgasm, start to rip his partner' chest and the internal organs. Yucks!!!!
I really feel like puking while I'm recall and writing down this blog now..... Oh no~




Be able to let you have clearer and real experience, I have edited you with Most Disturbing scene "served" with Exremely Violence and Sex in this movie, enjoy it and have a nice meal~






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影评:风云2



和辉仔看了 风云2 的首场:从此武林 我就是神话!
说实在 这部戏实在是 so so....
这部戏里 的演员实在 全都是 上个N世纪的神话;好像一群老野在硬撑着演新生代的偶像剧,Oh my Gosh~


不可否认 聂凤 的造型看起来赏心悦目,基于郑伊健高挑的身形还有及肩的长发可以衬托出聂凤的 型;相较之下 步惊云在电影里头看起来矮矮,逊色了几分。聂凤 成魔的那双眼,令我联想起Naruto anime Series 的 Byakugan (白眼 术) ...... 很酷,可是没有创意。




戏里有一幕的台词,让观众们啼笑皆非。我也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何又一段如此煞风景的台词:
无名 为步惊云 的新剑法在 崖上刻出了 “世上没有的字”:是剑非剑,是云非云。
读之为“霸”。
步惊云 :“恕弟子愚昧,弟子不识这个字。”
哎哟。


风云2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 完全的电影特效,看起来很像一部anime 的感觉。
我最纳闷的是 冗长的打斗部分。太久了吧~
很多的打斗场面 都是 SlowMotion 的effect, 而且很多repetitive 的slow motion.... 好XX 哦!
都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个秋~
哈哈。

谢幕名单的时候,很惊讶得晓 原来这部戏在泰国取景,不过完全看不见“泰国”的风云2 里。
我在想或许“泰国”也被 辱重的电影特效 完全覆盖的不见任何 蛛丝马迹。

好评指数:***

风云2 by 彭氏兄弟
从此武林 我就是神话!